Category Archives: Kindle

Kindle DX 入手

經過了兩個禮拜的漫長等待,版主訂購的Amazon Kindle DX,終於寄到手上了!這幾天版主忙著把玩新玩具,測試各種功能,不停的拍照。將陸陸續續會有更多的開箱文,使用技巧,與第一手的使用心得。敬請大家期待。 版主在哪裡買的呢?不用說,當然是在amazon。既然是amazon自己推出的產品,當然是只有在amazon網頁才買得到。哪裡買:amazon。 雖然Kindle 2有現貨,不用等,但是版主最後還是買了Kindle DX,完全是衝著9.7吋大螢幕看得爽,還有支援PDF功能的份上。網頁上顯示要等個2~3的星期才會收到。不過,以版主這次訂購的經驗而言,七月中下單,八月初收到,實際出貨的日期,比預期要早了大約一週。可見得中國的代工廠正加快腳步增加產能,才能應付龐大的需求。 專用的保護皮套倒是很快就寄來了。不過版主一直擱著,沒有拆包裝,直到收到Kindle DX之後,才一起打開。

[閒聊] 不買Kindle的十大理由(三)我有Netbook, iPhone, SmartPhone了

想要買Kindle,不管是第幾代,螢幕是大是小,都必須先面對「不買Kindle的十大理由」。 (三)「我有Netbook了」 假設你喜歡看書,也覺得花錢買書是個值得投資的開銷,但是,對於Kindle這種電子書閱讀器,還是裹足不前,持觀望態度。版主相信,其他很大部份原因是因為類似這種想法的:「我已經有華碩的Eee PC,也就是Netbook,帶來帶去,非常方便,可以上網,可以作文書處理,可以看電影,當然也可以看PDF小說。為甚麼我還要一台專門看書的裝備?螢幕也沒有比Netbook的10吋螢幕大?重量方面,好像Kindle輕一點,但是,出門一趟,要帶Netbook,要帶Kindle,太麻煩了,我不幹。」 從某些方面來講,也確實是如此。Netbook本身就是一台功能齊全的電腦,俗稱「上網機」,其實是有點誤導的。所以,拿Netbook來看書,不管是看PDF文件檔案,或是看電子書,其實都算是殺雞用牛刀,輕而易舉。 但是,Kindle電子書的最大優點,或者應該說賣點,就是所謂的E-Ink電子墨水的技術。這種技術可以讓文字以類似印刷紙張的方式呈現出來。它不像一般的螢幕那樣有密密麻麻的小小發光體,對著你的眼睛不斷得發出光線,藉著光線顏色與亮度的對比,產生文字辨讀的效果。E-Ink是透過反光的方式,讓你看到文字。 簡單說,大家小時候都曾經躲在被窩裡偷看漫畫,或是武俠小說,但是,如果沒有手電筒,甚麼東西都看不到,因為紙張與紙張上面的文字本身並不會發光。現在的小朋友大可以把Netbook藏在被窩裡看youtube,看小說,螢幕本身會發光,不需要手電筒也可以看得見。 Kindle使用E-Ink的技術也是要模擬出眼睛閱讀紙張的經驗。畢竟,人的眼睛看螢幕,看著一個大大發亮的顯示器,是這幾十年來才開始的。以前的人要閱讀,就是看紙,看印刷。而很多人都知道,同樣閱讀的時間之後,電腦顯示器對眼睛造成的疲勞程度,會遠高於閱讀引刷書籍。 所以,喜歡看紙本書,印刷書,或是看報紙雜誌的人,一旦看Kindle的E-Ink畫面,會產生很熟悉的感覺。幾乎每一位Kindle的使用者,試用者都這麼說。版主的Kindle入手之後,實際的使用經驗也可以證實這點,先看電腦螢幕,再看Kindle,差非常的多。長時間閱讀,眼睛不會產生酸痛感。套用網友sbl的留言:「眼睛比Kindle貴多了」。喜歡看書的人,眼睛才是無價的。 既然Kindle電子書的顯示原理與主要功能跟Netbook差別很大,如果你是愛書成癡喜歡閱讀的人,怎麼能因為已經有了Netbook,就不考慮Kindle了。 就像很多人,已經有了桌上型電腦,有了15吋筆記型電腦,還是會需要一台更輕巧的Netbook一樣。或是像廚房流理台上的各種道具,剁雞肉跟切水果,削皮與切絲,需要不同,滿足需要的工具也就不同。 Kindle或是其他電子書裝置,其實是一個專為閱讀而設計的產品,不需要拿來跟Netbook作比較的。重點是,這項產品能不能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:閱讀。 可以參考一下Kindle DX與Eee PC 排排站的比較。

[閒聊] 不買Kindle的十大理由(二)太貴了

想要買Kindle,不管是第幾代,螢幕是大是小,都必須先面對「不買Kindle的十大理由」。 (二)太貴了。 目前Kindle 2的定價是$299 USD。Kindle DX的定價是$489 USD。 以$299 USD來說,這樣的價錢還真不是小數目。想一想,如果不買Kindle 2,$299USD,可以買甚麼? 可以買一台netbook。 可以買apple ipod touch。 可以買apple iphone。 可以買Vornado 735循環風扇3台(6月份是6台)。 可以訂美麗佳人雜誌60年(一年$5)。 可以買大學教科書2~4本。 可以看30場電影。 可以買Puritan’s Pride的膠原蛋白幾十罐。 可以付一個禮拜的房租(如果你住曼哈頓,舊金山,或是波士頓) 可以付州立大學0.5學分的學費(或是私立大學的0.2學分學費) 留學生一個月的買菜外食錢。 換個角度,$299 USD可以買到甚麼?一台Kindle 2主機,充電與USB信號連接線。這樣而已。沒有送皮套,得另外花$29.99買。沒有bundle任何電子書,買來裡面是空空的。 已經花了$299 USD,以後要看書,還得花錢買?好歹amazon也大方一點,送個甚麼百科全書,莎士比亞全集之類的,或是小丸子漫畫書,或是在amazon購買Kindle電子書的voucher,至少划算一點。不是嗎? 賣$299USD,會不會太貴了?

[閒聊] 不買Kindle的十大理由(一)我不看書

想要買Kindle,不管是第幾代,螢幕是大是小,都必須先面對「不買Kindle的十大理由」。 Kindle既然是電子書的閱讀器,最基本的功能與購買理由,一定是為了看書。所以,很簡單的,我們就找到第一個不買Kindle的理由:「書,甚麼書?我不看書。」 如果你這輩子買書的錢加起來沒有超過$299 USD。 如果你預期接下來的幾年,花在買書的錢,不會超過$299 USD。 如果你已經想不起來上次看書是什麼時候了? 如果你不知道讀書的樂趣在哪裡。 如果睡眼惺忪的你在地鐵上或是飛機上醒來,看到其他乘客在看書,而覺得這人真怪,為什麼不睡覺。 那麼,不用想了,買Kindle,或是任何電子書閱讀器,絕對是浪費錢。除非你錢太多,想要買個拉風的產品,那還是先等等吧,或是買iphone,因為Kindle還沒有建立起那種cult的產品形象。 不過,如果你只是不看都是文字的書,你看雜誌,你看blogs(只看GoBunnyBuy也行),你看報紙,你看漫畫書,或是你想提昇英文聽力。那,就另當別論了。

[閒聊] 誰搬走了我的「一九八四」

像像一下這樣的情況。「你到誠品買一本書,花了NT 200,看了兩個禮拜,還沒看完,擺在自家書架上。有一天,你回家的時候,發現那本書不見了,只留下兩張百元鈔票,還有一封誠品的道歉聲明,聲明中說,因為版權的糾紛,這本書本來就不應該賣出,我現在退錢給你,也順便把書取回。」 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你身上,你會怎麼想?肯定很不爽。書店怎麼可以未經你的同意,偷偷摸摸跑到你家,把你購買的書給要回去?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擅自闖入民宅侵犯隱私的犯罪行為。再說,書店自己沒有管理好庫存,把不該賣得東西給賣出來了,是他們的錯誤,怎麼可以說拿回去就拿回去。就算要回收,也得經過你的同意才行,畢竟你已經用合法的方式取得那本書了。如果是出版社反悔,本來決定出版的書,後來賣一賣之後,不想賣了,出版社有立場要求書店到你家把書拿回去嘛? 再想像一下,如果你買的那本書是喬治歐威爾(George Orwell)的名著「一九八四」(1984),裡面敘述的是老大哥如何透過無所不在的管道來嚴密監控個人生活,毫無個人隱私。對於書店這樣的舉動,一定更加深你的不滿。 說到這裡,你心中一定很多疑惑。甚至會想,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的。書店賣了書,收了錢,哪還有閒工夫與精神去回收有問題的書。很有趣的是,真正的實體的書,發生這種事情的機會或許不高。但是買電子書,上週就這麼上演著活生生的例子。 而且,被偷偷搬走的,竟然也是歐威爾的「一九八四」,還有「動物農莊」。 上個禮拜,7月中旬,有些Kindle的使用者一覺醒來,打開心愛的Kindle要繼續未讀完的小說,竟然找不到了。到是收到Amazon的一封電郵,說因為種種原因,他們決定遠端把他們的購買紀錄刪除,也馬上退錢給他們了。於是乎,就這樣在網路上宣起一陣騷動與不滿。(一開始是從這個討論開始的) 甚麼叫做遠端刪除?這需要解釋一下。Amazon的Kindle電子書最大的好處與特色就是,你向Amazon買書,你的Kindle帳號會紀錄你曾經購買過的電子書,如果你買的數量不多,這些電子書可以透過免費3G無線,下載到你的Kindle。如果你的個人電子書「館藏」太大,或是已經看完,不想再看,你可以把Kindle儲存的檔案刪除,騰出空間看別的書。下次如果還想再看,可以再度下載。也就是說,Amazon的Kindle帳號負責幫你儲存你個人的電子書收藏。如果未來,你買了新一代的Kindle,買過的電子書不需要再買一次,直接從帳號下載即可。 很方便吧!這也使得Amazon在遠端要把你的Kindle書移除,變得很容易。Amazon只要在你的帳號內砍掉那本書的紀錄。當你的Kindle與系統連線同步的時候,就這樣,一眨眼,你的書消失了。 技術上,當然這是非常有效率的方式,但是對於重視個人隱私權的美國,甚至文明社會而言,任何未經個人同意而侵犯個人財產的作法,不管是實體的財產,或是智慧財產,或是電子收藏,都很容易會被拿出來大聲嚷嚷。 Amazon自知理虧,尤其是未經使用者許可,未事先知會,未讓使用者有時間考慮選擇的情況下,逕自刪除個人帳號內的紀錄,幾乎已經犯了大忌,事發幾天之後,馬上出面澄清,說未來絕對不會用類似的手段來處理這種問題。 「一九八四」電子書被Amazon以一種老大哥典型的侵犯隱私方式偷偷搬走,更是增添整個事件的戲劇性與荒誕性。堪稱電子書時代誕生之前的有趣插曲。 版主後來在想,問題的癥結,除了侵犯隱私之外,還牽涉到一個問題:到底你在Kindle Store買的書,是真的買了一本書,還是買了一本書的閱讀權,還是租用權?買電子書,跟買實體的書,有甚麼不一樣?對於未來電子化的世界,有甚麼啟示呢? 看新聞:紐約時報。 請用“kindle orwell”去google,就會看到一堆討論。 圖片來源:http://www.netcharles.com/orwell/ext/275.htm;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09/07/18/technology/companies/18amazon.html。

[想一想] 該買Kindle 2 或 Kindle DX?

如果你已經決定要敗一台Kindle,那麼,該選擇Kindle 2,還是Kindle DX呢?很多人可能看到DX的大尺寸螢幕,看起來很爽,就直接投入Kindle DX的懷抱了。但是,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可能不會輕易被爽度高低所說服,因為兩個機種的差異性其實比想像中大。且讓版主來述說我的想法: (一)價格。這是最直接的考量了。自從六月底amazon突然調降Kindle 2的價格,降為$299之後,與Kindle DX的價差驟然拉昇到$190之譜。這個價差相當可觀。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吃緊,選擇Kindle 2大概是比較合理的決定。一方面,才剛降價,近期內降價的機會,顯然比Kindle DX突然降價的機會來得低。另外一方面,Kindle 2與Kindle DX的功能差別,其實非常有限。 (二)螢幕尺寸。既然都是使用E-Ink技術,既然都是黑白灰階顯示,既然都是16層次的灰階,兩種機種最大的差別就是螢幕尺寸了。光看照片,你就不能不注意到Kindle DX的對角尺寸9吋,遠遠大於Kindle 2的6吋。大尺寸的好處多多,同一頁面可以顯示更多內容,減少翻頁的必要性與次數,也便於展示複雜的文件,特別是技術指南,技術手冊,科學與工程的教科書內容。 因為Kindle可以很方便的調整字體大小,所以,如果閱讀的文件主要是純文字的小說類,螢幕大小並不會對眼睛的負擔產生影響。 但是,螢幕大,意味著重量與體積增加,也意味著可攜帶性的下降。如果你喜歡搭車等車的時候看書,喜歡帶著到處跑,Kindle 2絕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,no brainer。 (三)PDF。因為Kindle DX加大螢幕尺寸,把市場鎖定專業人士與學生,對於PDF檔案的支援,就變成非常重要的特色了。不需要把PDF檔案轉成特殊的電子書格式,直接存入,直接打開。中文顯示也毫無障礙,不管是正體或是簡體中文皆然。(如果使用Kindle 2,或甚至第一代Kindle,你必須把文件寄到amazon,系統轉檔完成之後,會再寄回給你,這個過程較為麻煩,轉換的格式也不一定可以完全支援。) 版主認為,PDF格式的充分支援,是Kindle DX享有的決定性優勢,因為Kindle DX自此有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,特別是對很多收藏有數百GB的小說,漫畫書,文件,樂譜的使用者,或是成堆的學術論文檔案,能夠直接便利的開啟PDF檔案,等於可以取代PC螢幕,成為主要的閱讀工具。漫畫迷,請看下圖。 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gadgetytech.com/2009/06/12/kindle-dx-and-kindle-2-side-by-side/) 綜合上面的差異,Kindle 2與Kindle DX其實滿足非常不同的客戶需求。就像我們運動會換運動鞋,正式場合穿皮鞋,Amazon圖的也是這種。同樣是電子書產品,Kindle DX可以滿足學術與專業方面的需求,Kindle 2可以滿足隨身攜帶方便好拿的需求。誰說一定是二選一的問題呢? 但是,如果真的得選,版主的選擇是Kindle DX。你們呢?

Kindle DX 開箱文與開箱照彙整 (持續更新)

要找Kindle的開箱文,不用麻煩google,版主幫你們找好了,將會彙整在這篇文章。如果有遺漏的,歡迎在下面留言。 中文的: 「[開箱] Amazon Kindle DX 電子閱讀器」:這篇大概是最詳細的開箱文。每個人都應該是看看。特別是顯示中文PDF檔案的部份,最讓人興奮了。連結:mobile01。 「[分享] Amazon Kindle 三天使用心得」:這篇也是必看的開箱文。裡面有關如何在台灣購買Kindle電子書的討論,非常受用。連結:mobile01。 「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——Amazon Kindle DX vs Sony PRS 505测评(多图杀猫)」:不只有Kindle DX的圖,也拿來跟SONY PRS 505排排站比較。連結:這裡。 Engadget中文版有數十張Kindle DX照片。連結:這裡。 Kindle DX開箱照slide show。連結在這裡。 「[敗物] Amazon Kindle 2」:Kindle 2的開箱文。連結:這裡。 「[Kindle] 众里寻他千百度 – Kindle DX 开箱」:Kindle DX開箱文。連結在這裡。 英文網頁: 這裡有很多開箱照:連結。 … Continue reading